“我這里還有一些干糧,便都分于你們,避開長安城方圓五里的范圍,盡量的……活下去吧?!?br/>
林君書將馬車中剩余的干糧全部取出,挨著分發(fā)給眾人,又跟兩名身形的他和貂蟬相似的百姓換了兩身粗布短衫。
眾人接過糧食,紛紛與林君書拜謝離去,唯有一名帶著三四歲幼童的婦人,帶著孩子跪倒在了林君書身前。
“請先生救我們娘倆性命!妾身本為南陽人士,與先夫育有一子。其父早亡,我攜幼子來投奔遠(yuǎn)親,卻逢此變故,幸得先生相助,方逃得生天!”
“可時(shí)局動蕩,親人盡喪西遷途中,我們孤兒寡母獨(dú)自逃生斷無得生之機(jī),愿先生收留!我與孩兒定不負(fù)先生大恩,余生結(jié)草銜環(huán)相報(bào)!”
婦人拉過孩童,二人埋頭便磕。
林君書趕忙制止,將二人從地上扶起。
“并非我不愿意幫助你們,而是我自身也不過就是一個(gè)不斷被裹挾著向前的野道士罷了。我還有著特別危險(xiǎn)的事情要去做,你們?nèi)羰歉?,才是真的毫無生機(jī)了。”
婦人聽見林君書的回答,原本充滿期許的眼神黯淡了下來,伸出手來輕輕地摸著孩童的頭,不再說話。
孩子抬頭望向母親,那掩蓋不住的憂傷深思,讓單純的孩子手足無措。
他不明白發(fā)生了什么,只能笨拙地安慰著母親,“娘……娘親,不……不難過,孩……孩兒聽話。”
婦人看著懂事的孩子,終于忍不住落下淚水,側(cè)過臉去,頻頻地抹著淚珠。
“唉……”
看到眼前這番場景,林君書長長地嘆了一口氣。將手上剩下的銀錢拿出,全部遞給了眼前的婦人。
“你們往東走吧,我們一路自東而來,路上危險(xiǎn)不多,只有著許多的流民。若是你們能走到洛陽,洛陽城外或許還有著十八路諸侯聯(lián)軍的軍隊(duì)駐守,你們可以去找一名叫做……曹孟德的驍騎校尉,就說是一個(gè)叫林君書的道人,拜托他幫忙安置下你們娘倆。”
林君書又從袖手中抽出三張符紙,對著符紙輕輕一吹,符紙飄在空中自動地疊成了三只紙鶴。
幼童看著眼前神奇的一幕,驚奇地睜大了眼睛。
林君書笑了笑,將紙鶴放進(jìn)了他的手中,“這三只紙鶴,每只都蘊(yùn)含了我的一劍之力,若途中遇到歹人,可以將其扔出,或許能解一時(shí)之危。這輛馬車也可以贈予你們,我們暫時(shí)用不上了。我能幫你們的也就這些了?!?br/>
“恩公,謝謝恩公!”夫人又帶著幼童朝著林君書拜了又拜。
被林君書扶起后,林君書將馬車的隔門扔到了一旁,將母子倆扶上了馬車。
林君書與貂蟬看著馬車漸漸行遠(yuǎn),終于沒有了身影。
貂蟬開口道:“她們很難活著到洛陽的?!?br/>
林君書收回了視線,“我知道,盡人事,聽天命罷了。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能救得了所有人,事實(shí)是往往殫精竭慮或許也什么都改變不了,我只是為求問心無愧而已?!?br/>
貂蟬歪著腦袋,看著林君書,似乎是在思考著他所說的話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